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重新评价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胡大一

作者:  胡大一   日期:2006/9/30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自ESC 2001会议公布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显著降低再狭窄以来,DES的应用迅速推广。五年内全世界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治疗的患者达到600万例,在美国、欧洲某些国家、日本和中国,DES的应用占所有植入支架的80%以上。

    大量临床试验均证实,与金属裸支架(Bare Metal Stent, BMS)对比,DES显著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即使糖尿病患者、小血管、长病变的再狭窄率也仅为8.9%。但随着病例的累积,人们并未发现总死亡率和心肌梗死率的下降。同时,DES治疗所致晚期血栓形成增加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 所以,心血管工作者有必要对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获益进行重新评价。


DES是否改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心肌梗死率?


    应该如何评估DES治疗的临床预后?需要提醒心血管工作者的是,我们现在累积的数据仅证实DES确实可以减少再狭窄的发生,但尚没有数据显示与BMS比较DES可以改善心血管患者的最终终点。这里的最终终点指的是总死亡率和心肌梗死率。 本次大会上公布了针对DES血栓风险的两项荟萃分析。4年随访表明,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组的死亡率和心肌梗死率为6.3%,显著高于BMS组(3.9%),有统计学意义(P=0.03)。接受DES治疗的患者中,不但心脏原因的死亡明显增加,非心脏原因(尤其癌症)的风险也明显增加,在DES组的4年内有36例非心脏性死亡,其中15例死于癌症(包括淋巴癌、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肾癌和直肠癌)。

    所以,与会专家呼吁应尽快成立由政府、学术机构等各方代表组成的评估机构,对DES进行相对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一是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随访(至少5年或者更长);二是需要进行一些有效试验,对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和总死亡率等重要临床预后终点进行评价。


DES增加晚期血栓形成风险

    近期讨论最多的就是DES致血栓问题。DES的涂层药物抑制动脉壁平滑肌细胞增生,是其减少再狭窄的机理;但它同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修复,而内皮完整是预防血栓的最重要的屏障。 2003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共收到290余例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相关的血栓形成报告。这些不良事件都发生在支架植入术后30天内,共导致60余例患者死亡。据此,FDA曾发出警示,要求各企业对产品上市后安全性资料进行收集和密切监测。随后的短期随访并未显示DES与BMS相比,血栓形成增加。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DES发生晚期血栓的风险增加。美国Cleveland Clinical Foundation(国际上做PCI最多的中心之一)发现,DES植入后血栓发生的高峰时间平均18个月,明显滞后于BMS(平均4个月),进一步长期随访DES的安全性十分必要。 此次会议上,基础医学研究者指出,他们在早期动物实验中就观察到药物涂层延缓冠状动脉的内皮修复,并一直在强调DES的血栓危险性,遗憾的是他们的警示长期得不到人们的关注。 如何平衡再狭窄减少和血栓形成增加显得尤为重要。支架内再狭窄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很少导致突然的死亡;而一旦出现血栓形成,可能是立即出现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研究显示,与BMS对比,DES确实能显著减少再狭窄,但主要体现在小血管(直径<3mm)、长病变和糖尿病患者;而在直径≥3mm的血管简单病变,未能见到DES有减少再狭窄的优势。同时,DES植入后,联合使用预防血栓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6个月之后,继续用阿司匹林,停用氯吡格雷,继续随访一年,DES组患者的心脏性死亡率和心肌梗死率为4.9%,而BMS组为1.3%(P=0.01)。所以,在DES减少再狭窄的同时,充分评估其血栓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充分平衡两者的矛盾才可能使患者获得最大临床受益。 

    如前所述,近年来我国接受DES植入的患者大幅增加。关注DES安全性隐患对我国心血管工作者来说显得更为重要。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惶恐,尽管初步数据显示DES存在安全性隐患,但绝对数字并不大。与会专家建议:可以延长术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时间,预防晚期血栓的发生,疗程从目前指南建议的9~12个月延长至2年,但必须注意双重抗凝治疗所致的出血风险。


关注DES非心脏性死亡


    如前所述,本次会议公布的荟萃分析显示,接受DES治疗的患者中,不但心脏原因的死亡明显增加,随着随访的延长,非心脏原因(尤其癌症)的风险也明显增加。 非心脏性死亡增多的原因尚不清楚,与会专家提出可能与DES涂层药物降低人体免疫机制、促发炎症感染有关:设计者和临床医生都认为涂层药物很快就会释放消失,但其在体内的释放时间长于原来的设想。一方面,这些药物抑制机体免疫,增加肿瘤或感染的风险;另一方面,药物也可能促进炎症发展、活跃,而炎症正是加快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


规范PCI治疗至关重要


    本次大会的另一个重点是强调贯彻指南,规范介入治疗。加拿大专家Samil Yusuf指出,过度的使用PCI技术已经偏离了心脏病学的方向,这一状况需要扭转。明确PCI治疗的目标人群显得尤为重要。


哪些患者才是PCI治疗的目标人群呢?


    介入治疗可以迅速挽救急性冠心病患者的生命。对于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及早实施PCI(Primary/Direct PCI)或经静脉溶栓开放梗死相关动脉是挽救心肌和生命的关键措施。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尤其是非高危患者,不宜过早过激进行PCI治疗,以免增加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即“早期风险”。试验结果显示,对于这些患者应进行危险分层:高危患者72小时内冠状动脉造影,进行血管重建术;低、中危患者首先接受药物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进行评估,确定下一步干预策略。 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宜过度使用介入。PCI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而不是改善预后。对这部分患者,保持斑块稳定和控制症状才是最重要的。应用他汀强化降脂,稳定斑块;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预防血栓;使用β-受体阻滞剂、ACE-I控制血压;同时控制好血糖,很多患者的症状都可以得到改善。所以,对于相当多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并不需要介入治疗,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可见,真正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是那些患有急性心肌梗死、高危不稳定性心绞痛、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顽固心绞痛病人。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不宜过度使用PCI技术。选择介入技术时,我们应该综合评估。对现有的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对于≥3mm的大血管病变,应使用廉价的BMS;对于糖尿病、小血管、长病变可选用DES,二者大概各占50%;而对于左主干和多支病变(尤其伴有糖尿病的患者),仍然应该首先考虑搭桥手术!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药物洗脱支架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