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OCC2007]干细胞临床研究现状与问题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7/6/12 15:48: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缺血性心脏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病情发展的最终结局多是心肌梗死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尽管药物溶栓治疗及早期的血管重建技术能够部分恢复缺血心肌血流,从而达到改善心功能的作用,但均不能修复坏死的心肌组织。当2001年关于骨髓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s, BMCs)可促使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再生的报道出现后,干细胞移植顿时成为心血管治疗方面最热门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数个较大规模的临床研究(TOPCARE-AMI,BOOST等)尤其是随机双盲对照研究REPARI-AMI结果先后公布,对于心肌梗死以及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相关研究发现骨髓干细胞移植近期内可以明显改善心脏功能,减小梗死面积,同时发现干细胞移植并不增加主要心脏事件、严重心律失常以及恶性肿瘤等的发生率,提示干细胞移植安全有效。然而关于安全性、有效性、细胞移植类型与数量、细胞移植的途径与移植时间、远期疗效的评价等仍然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

之前的很多研究发现骨骼肌干细胞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会引起心律失常、肿瘤等,而最新研究发现骨髓干细胞移植并非安全可靠,除G-CSF动员有加重支架内再狭窄风险外,BM-MNCs、MSCs移植也存在潜在风险。Vullie等研究发现,冠脉内移植MSCs会引起冠状动脉微梗死。Yoon等发现注射未分选的骨髓细胞到急性梗死心肌会诱导心肌严重钙化。Rubio等发现,MSCs在体外经长期培养可自发形成肿瘤样细胞。

更有趣的是今年公布的BOOST18个月研究结果发现尽管大多数患者术后6个月的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受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的心脏功能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可以持续保持,与之同时公布的TOPCARE-AMI12个月随访结果发现接受细胞移植的患者心功能在4个月随访改善的基础上继续改善。对比其他几个研究规模在数十人左右的几个小规模临床研究结果发现,大多数患者接受移植后心功能可以改善,而部分患者却可能没有改善。分析其结果,上述研究移植细胞类型多选择未分选骨髓干细胞,细胞成分复杂,而且选择的移植方式多为经冠脉移植途径,可能达到梗死区心肌的细胞数量有限,而由于我们对于干细胞移植后改善心肌功能的具体机制仍然存在众多疑问,因此总体的改善程度在5-10%也使得相关研究人员需要重新选择更为有效的细胞类型和细胞移植途径。

在REPARI-AMI研究亚组分析中,我们发现对于LVEF<49%的患者进行细胞移植的效果比LVEF>49%的患者改善程度更好,而且其他的几个研究中入组患者的基础LVEF值也比较好,对于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的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尚没有大规模临床研究结果公布。此外,REPARI-AMI不同细胞移植时间亚组分析结果发现5天后移植效果更好。

关于干细胞归巢的问题,有研究发现大多数细胞聚集在梗死周围区,但是移植后的细胞在相关区域存活时间有限,而且目前对于细胞分化与细胞融合的讨论仍在继续,因此关于细胞移植的临床问题将在今后更多的研究中不断发现和解决。

版面编辑:ADMIN



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干细胞移植OCC2007东方会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