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加强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治疗的质量控制:从病例选择到术后管理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2/9/21 10:45:11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近十余年,导管消融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取得较大进展。在我国,房颤导管消融例数逐年增长,随着经验积累和技术进步,导管消融适应证从阵发性房颤逐渐放宽至持续性房颤乃至永久性房颤。在数量增长的同时,我们更应关注适应证的把握和提高治疗质量。从病例选择到术后管理各个环节均应做到严格、规范,以提高消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现结合2012年美国心律学会/欧洲心律学会/欧洲心律协会联合公布的房颤导管和外科消融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讨论房颤导管消融的质量控制。


 术式与终点
  以肺静脉(PV)或肺静脉前庭(PVA)作为消融靶点并实现肺静脉电隔离(PVI)是大多数房颤消融术式的基础。对于非阵发性房颤而言,仅行环肺静脉隔离是不够的,绝大多数患者还需同时行左心房基质改良包括心房线性消融、复杂碎裂电位(CFEA)消融、针对主频部位的消融、针对心房外膜神经丛富集部位的消融以及彼此之间联合的分步消融等策略。心房线性消融时应保证心房消融线完整、连续,尽可能达到双向传导阻滞。而有典型心房扑动(房扑)病史或术中出现典型房扑时应行下腔静脉-三尖瓣环峡部(CTI)消融。同时,术者应熟悉消融相关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和临床表现以求避免和及时处理(表2)。

 


消融成功和复发
  目前国内外电生理中心对于房颤导管和外科消融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各异,对各术式的疗效难以进行客观比较。《共识》详实界定房颤消融术后、电复律后成功及复发的标准并提出房颤负荷概念,即房颤发生时间占记录整体时间的百分数。该值越大说明房颤持续时间越长,能够客观评价房颤治疗的有效性。“临床/部分成功”的概念即主要基于患者的房颤负荷。比如,持续性房颤消融后偶尔有阵发性房颤复发但房颤负荷较术前减少75%以上也应属于临床治愈,而不是单单以“有无房颤复发”之类的硬指标作为成功的判定标准。
随访
  随访标准的规范与统一有助于提高管理质量和便于学术交流,阵发性房颤术后随访最低要求如下:(1)术后3月内应随访一次,以后每半年一次,至少随访2年,每次随访时行12导心电图(ECG)检查;(2)空白期后至随访结束,定期或症状出现时行心电事件记录仪检查,随访结束时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表3)。

 


术者的培训
  考虑到房颤消融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共识》在术者培训方面更是提出了具体原则和内容,包括:①如何选择合适患者;②熟悉心房及其邻近结构的解剖;③掌握房颤消融策略的基本概念;④技术能力的训练;⑤预防、及时识别和处理并发症;⑥长期规范的随访和管理等(表4)。

 


小结
  临床实践中,我们应参照《共识》的相关要求,加强从病例入选到术后管理的质量控制,以达到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目标。

上一页  [1]  [2]  

版面编辑:赵书芳  责任编辑:张乐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心律失常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