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生物标志物可预测不太可能发生放电的一级预防ICD患者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4/10/8 14:28:3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对PROSE-ICD试验事后分析显示,对于接受一级预防ICD植入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几种和炎症、神经激素及心脏损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水平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但并非适当放电的预测因素。

  对PROSE-ICD试验事后分析显示,对于接受一级预防ICD植入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几种和炎症、神经激素及心脏损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水平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但并非适当放电的预测因素。

  作者Alan Cheng博士(Johns Hopkins大学)等介绍,研究主要终点为放电,次级终点为死亡。目前的结果提示,一些反映心衰病理生理的生物标志物能用于识别植入ICD但可能并不会发生放电的患者。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Circulation: 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

  资深作者Gordon F Tomaselli博士(Johns Hopkins大学)表示,生物标志物能在有猝死风险及ICD植入指征的患者中,进一步识别死亡风险显著增高的患者。生物标志物预测的死亡可能与进展性泵衰竭相关。非心脏原因死亡率低,且未发现死亡前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死亡后ICD仍在继续起搏,提示死因为心肌衰竭。

  研究入选1189例接受一级预防ICD植入的心衰患者,中位随访4年。白介素-6(IL-6)是适当放电的唯一预测因素。基线时最高四分位和最低四分位患者相比HR为2.23。但在调整心房颤动、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及ICD是否包括再同步功能等混杂因素后,5个生物标志物(CRP、IL-6、TNF-α-RⅡ、BNP、cTnI)都能预测全因死亡(P值均<0.001)。

  生物标志物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目前一级预防ICD患者选择标准。作者介绍,目前的标准基于心室功能,预测哪些心衰患者处于猝死高风险能力较差。他们创造的基于5种生物标志物的方法能“预测哪些患者更可能死亡,而非从ICD适当放电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获益。”

  (来源:Circ Arrhythm Electrophysiol. 2014)

版面编辑:张楠  责任编辑:侯丹丹



生物标志物放电ICD一级预防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