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CIT2014]生物可吸收支架前景解析:前途光明,道路曲折——MedStar华盛顿医疗中心Ron Waksman教授专访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5/1/15 15:27:26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近年来,生物可吸收支架领域的相关研究取得非常令人鼓舞的初步研究结果,使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发展之路进一步明朗。目前,在一些国家生物可吸收支架已获批开始临床应用。

  近年来,生物可吸收支架领域的相关研究取得非常令人鼓舞的初步研究结果,使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发展之路进一步明朗。目前,在一些国家生物可吸收支架已获批开始临床应用。纵观既往研究数据,生物可吸收支架的临床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大家普遍看好生物可吸收支架,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很多公司都积极研发相关产品。从长远来看,生物可吸收支架是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大势所趋,是不可阻挡的未来发展方向。但客观讲,一方面目前支持生物可吸收支架广泛应用的数据还相对较少,现阶段尚无充分证据支持以其取代裸金属支架,亟需开展有关生物可吸收支架与裸金属支架的直接对比研究;另一方面,生物可吸收支架也存在亟需完善和改进之处。因此,生物可吸收支架要真正取代裸金属支架还需长期的不断自我完善及临床研究证据积累过程。如果未来直接对比研究能证实与裸金属支架相比生物可吸收支架具有优效性,必将推动生物可吸收支架时代的到来。正在进行的ABSORB Ⅲ研究将为我们带来有关生物可吸收支架与裸金属支架直接对比分析的更多数据。

版面编辑:聂会珍  责任编辑:宋娜娜



生物可吸收支架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