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CIT2014]“我在现场,我关注”微访谈—— CIT 2014中外专家之声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5/1/15 16:34:3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作为心血管领域的学术盛会,CIT 2014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亲赴现场,他们或做口头报告,或进行壁报展示,或参与学术讨论,在CIT这一学术平台传递最新进展、交流心得体会、分享真实经验。大会期间,《国际循环》专门就CIT的参会感想采访了一些中外专家,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真实声音。

  Bernard De Bruyne 比利时阿尔斯特心血管中心

  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参加CIT大会,令我惊奇的是大会的科学数量及质量均有了飞速的增长。本次大会最引人注目的是对过去一年、两年或三年内美国、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开始应用的一些新技术进行了非常好的回顾与分享。另一方面,大会展示了令欧美学术界都感到难以置信的一些中国新技术的蓬勃发展状况。

 

  John McB. Hodgson  凯斯西储大学

  虽然我曾在北京及上海参加过类似会议,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CIT大会。中国人口众多,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越来越普遍。我们非常高兴地发现,中国越来越开放,不断学习和应用世界其他地区的一些新技术并与本国情况相结合融入了一些新内容;另一方面中国也在不断地开展一些非常好的临床研究和试验,我对新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有非常高的期待。

郭静萱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通过昨天(3月21日)主会场的报告和病例讨论可看出,最近30年,中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数量及新技术均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最近十多年进步更快。PCI从1985年的几十例发展到现在每年开展45万例。此外,新试验的开展、心房颤动治疗中新器械的应用、杂交手术等方面的进展也比较快,并普及全国,得到广泛发展。

  近几年,冠心病药物治疗进展也较快,药物治疗与PCI相结合,相信会促进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由升转降”的拐点早日到来。这次参会看到冠心病PCI治疗取得的成就和进展,我感到非常兴奋。为保证PCI能安全实施、减少患者并发症,心血管介入诊疗医生的教育一直备受重视,质控制度、教育培训制度、介入医生的资质审查制度等均不断完善和规范化。作为我国介入治疗领域的领头羊,阜外心血管医院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刘梅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CIT是一个很有特色的会。CIT主要是把介入医生聚集在一起,同时在介入的平台做一些相应学科的延展,办出了特色。我希望CIT这一具有规模和长期延续性的会议能越办越好。

  我比较关注“老年人抗栓治疗相关问题”。随着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我们对整个抗栓治疗也越来越重视。在重视的背后,针对一些老年人群的用药,我们更希望力求抗栓同时,最大化减少不良反应,尤其是出血并发症。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肝肾功能衰退,各器官和组织代谢都发生变化,药物联合应用品种多,疾病复杂性给抗栓治疗药物应用带来一些困难。比如,阿司匹林的使用,同样服100 mg阿司匹林,老年人出血的风险会增加,因为老年人合并消化道疾病的几率增加。药物联合使用过程中,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联合新型的抗栓药物,甚至三联抗栓治疗,比如抗血小板治疗再加上华法林的抗凝治疗时,一定要强调对老年患者个体化评估,尽量减少过度积极抗栓给患者带来出血风险,甚至导致死亡。

  随着作用起效迅速的新型抗血小板药物(如替格瑞洛、普拉格雷)得到大家的认可,尤其是介入医生面临血栓负荷过重,影响介入手术安全性的压力下,可能会做一些选择。对于老年患者抗栓药物的选择,一方面我们期望未来有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据支持,另一方面,尤其对像普拉格雷这类药物,在瘦小或75岁以上甚至有TIA或卒中病史的老年人中要谨慎使用。当然,对于老的药物,同样也要关注。氯吡格雷对大部分老年人有效,我们有很多应用经验。但它的疗效受药物相互作用的干扰可能更多,老年人个体差异较大,甚至有效反应性的低反应率要引起大家关注。选择一个老年患者所使用的抗栓药物时,应做保守与积极间的平衡,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

  曾定尹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从第一届到今年的第十二届,我几乎每年都参加CIT大会。今年的CIT安排总体来说非常不错。本届CIT在内容上,涉及到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即使不是介入医生,也能在会议上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很多启示。有关介入方面的内容,我进行了浏览和重点阅读。这方面的内容主要针对当前一些进展问题、难点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来展开,同时涉及一些普遍性进展。例如,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诊断治疗指南专题中既有一般性报告,也有辩论争鸣,就如何提高整体救治水平介绍了国内的实践与现状以及国外的经验。同时,本届大会还为介入医生介绍了介入操作技术的国际进展和相关研究。 作为一名非介入医生,我更关注基础与临床的相关性研究以及介入治疗和一般药物的应用。例如,STEMI患者的急救有三个环节:从首次医疗接触(FMC)到被转运至有急诊介入手术条件的中心,再进行介入干预开通梗死冠状动脉,每个环节都很关键。此外,抗凝、抗栓药物的应用领域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在电生理方面,慢性心房颤动的血栓预防、左心耳封堵术、Brugada综合征等都是我重点关注的问题。

 

 李建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CIT是我们国内为数不多的心血管盛会,其关注点是心血管有创性治疗,主要是介入治疗。该会议具有较好的品质与水平,涵盖面较广,尤其近几年大会在日程设计上有很大改进,逐渐涉及到临床、基础等多个领域,既涉及实用性临床技能,又涉及超前的创新知识,内容既包括介入治疗,也包括药物治疗及基础研究新进展,显著扩大了大会的总体受益人群。CIT大会每年都有新的创意,该学术平台不断发展,在学术推广方面既有全方位的覆盖,又有突出的重点内容,这是CIT最重要的一大特色。

张玉顺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我的专业领域是结构性心脏病,去年我曾为《国际循环》撰写“2013年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分析和展望”一文,正如我在文中所讲,据卫生部不完全统计,2012年先心病介入治疗总例数约2.4万例,2013年约为2.6万例,从增长例数来讲,只增长了2000例。所以我们在关注结构性心脏病时不能再按部就班地讲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而是一定要看结构性心脏病的进展如何。所以我关注更多的是交叉学科的进展。

  关注之一:卵圆孔未闭介入治疗规范化。本届CIT大会上设置的结构性心脏病课程中关于卵圆孔未闭方面的内容非常好。我们对卵圆孔未闭的认识比国外晚很多年,但从发生率来讲,我国有4??5亿人有卵圆孔未闭,患者群体庞大。特别是随着三大随机对照试验公布,卵圆孔未闭的介入治疗会越来越多。我认为,我们目前的争议不是卵圆孔未必是否需要治疗的问题,而是如何规范的问题。

  关注之二:左心耳封堵术。不管从结构性心脏病角度还是从心律失常角度,左心耳封堵术都是一个亮点。目前左心耳封堵器即将在我国获批。

  关注之三:结构性心脏病的三大亮点之一是换瓣,比如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目前TAVR的研究比较多,但TAVR只是一个学术方向,对于基层医院并不实用。我注重“短、平、快”的观点,即能不能真正解决老百姓的问题。比如,不明原因的卒中和偏头痛发生率非常多,严重影响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但这些过去没有被认识。在国外卒中属于心血管学科,所以我希望将来CIT能够结合共患的心脑血管病,更加关注交叉学科。

周达新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所关注的热点紧跟国际潮流。主动脉瓣膜病变的治疗、肺动脉瓣的植入等瓣膜病变领域以及左心耳封堵术都是大会紧跟国际潮流所设立的热点话题。作为研究结构性心脏病的医生,我的关注点主要是结构性心脏病。CIT这次邀请了很多国际顶级专家来介绍国际结构性心脏病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他们开展的相关研究情况。这对提高我国结构性心脏病甚至整个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版面编辑:聂会珍  责任编辑:宋娜娜



CIT微访谈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