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OCC2009]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与可能的对策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陈玉国

作者:  陈玉国   日期:2009/6/1 15:43: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ST)一直以来就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ST在支架置入术后的任何时间点都有可能发生,并可带来致命性后果。药物洗脱支架的问世,使得ST问题日趋重要,晚期和迟发的晚期血栓形成已经严重困扰着介入心脏病学者,成为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障碍。因此,熟悉ST形成可能的原因,并掌握其相应对策,研究防治方法已经成为当今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重大课题,也成为我们学术交流的热点、重点和难点。

    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ST)一直以来就是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严重并发症之一。ST在支架置入术后的任何时间点都有可能发生,并可带来致命性后果。药物洗脱支架的问世,使得ST问题日趋重要,晚期和迟发的晚期血栓形成已经严重困扰着介入心脏病学者,成为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障碍。因此,熟悉ST形成可能的原因,并掌握其相应对策,研究防治方法已经成为当今介入心脏病学领域的重大课题,也成为我们学术交流的热点、重点和难点。

目前认为ST形成的可能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1) 患者基本情况:如果患者有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等高危因素,则血液中致炎因子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影响内皮愈合时间,易致ST。

    (2) 病变血管特征:多支多处病变及桥血管病变、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长病变、弥漫病变、再狭窄、钙化、扭曲、富含血栓等高危病变,更应注意ST的问题。

    (3) 支架置入技术:支架贴壁不良和/或支架扩张不全、支架长度/大小、置入多个支架、冠脉内超声(IVUS)以及后扩张的应用与否,都是导致ST的重要原因。

    (4) 抗血小板治疗:过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导致ST的首要因素。研究报道,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期间部分药物洗脱支架(DES)患者发生ST的可能原因为抗血小板药物抵抗。

目前公认的观点为急性和亚急性血栓主要与支架置入不满意有关,而晚期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过早停用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支架晚期贴壁不良等。因此,预防ST事件的发生,临床中应注意采取以下对策:
    (1) 充分的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为最大程度的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应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用双联甚至三联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为预防晚期和极晚期支架血栓的形成,应足量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且不可随意减量或停药,对血栓形成高危患者,可以适当延长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时间,停药的方法学应该给予重视,可以逐渐减量停药。

    (2)支架置入过程中合理应用相应的操作技术:支架置入时避免过度用力推送以损伤支架表面的药物及涂层;支架膨胀不良,可使用短、耐高压的球囊进行支架后扩张以保证支架充分贴壁;可使用IVUS精确地观察支架是否完全展开和是否与血管壁紧密贴和;一旦发生支架血栓事件,尽快行冠脉造影,将导引导丝通过血栓,争取TIMI血流恢复;较大血栓,考虑应用远端保护装置及抽吸导管,避免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等。

    (3) 注意支架本身的致血栓特性:无论是金属裸支架还是药物洗脱支架,其金属表面的阳离子电荷作用是支架本身致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生物可降解支架可能是其解决方法之一,目前正在研究中的加速支架内皮化(CD34抗体涂层的内皮祖细胞捕获支架)和可降解聚合物支架显示良好的初步结果,但其安全性和疗效尚有待长期的临床试验证实。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可导致ST。因此,严格掌握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加强支架置入术中的合理操作以及正确选择支架,强化患者的术后管理,严格双重抗血小板药物的规范化应用。可望降低PCI术后ST发生,从而使患者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
 

版面编辑:张家程



冠脉支架内血栓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