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GWICC2014]双心医学理念研究进展及临床挑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丁荣晶教授专访

作者:  丁荣晶   日期:2014/10/18 20:48:54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者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丁荣晶教授是双心医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在今天的长城会“从双心疾病到心身疾病”会场,丁教授做了题为“双心医学的研究进展”演讲。《国际循环》就此话题对丁教授进行了专访。

  双心医学理念及研究进展

  相比于十年前,双心医学近年来取得很大进步,表现在:(1)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关注双心医学,认识到在医学交流中,不仅需关注身体健康,还要关注人的整体是否改善;不仅关注是否挽救生命,而且关注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是否改善。(2)医学理念的进步体现了医学哲学思维的回归。哲学最基本的原则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规律,对于医学,过去一百年来,人们越来越来越关注躯体,关注器官、细胞、组织的功能,而忽视了人整体状态的改变,现在这种医学思维模式又回到正确的思维状态,即关注整体。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进步,今年我们做了一整年的共识巡讲,发现各地医生很有热情,踊跃提建议,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2014年三四月份,circulation发表了一篇重要的建议性文章,即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提出把抑郁做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这是正式提出一个危险因素,而以前只是认为抑郁“可能”是ACS预后不良危险因素,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认识。心血管医生一定要关注心脏病尤其是ACS患者情绪方面的变化。此外,有很多双心医学研究,如机制研究证实,心脏和心理相关是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还有更重要的机制,例如炎症机制、神经营养不良生长因子相关机制,这些研究都要做。在双心医学研究手段方面,除应用流行病学研究手段作了很多大规模数据的研究外,基因组学研究、动物模型的建立,包括压力性心肌缺血检查方法的建立等双心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双心医学理念与临床的融合

  一直以来,很多医生都会觉得这应该是一部分医生来做,并在之前提出“双心医生”理念。我认为,双心医学理念是临床医学思维模式的转变,是每个医生都可以做到的,例如,问诊时,除了要问生物学病史外,还要问社会心理因素,相关的对其疾病的影响,这就体现了双心理念。我希望医生在临床上一定要关注。关注社会心理因素不仅是关注睡眠、饮食,还要关注其发病过程中的是否有一些特殊事件对患者产生影响。

  每一位医生都可以成为双心医生,最重要的是如何改变目前的临床医维模式,这也是目前的困境。这就需要临床医生稍微抽一点时间,学一些基础的精神心理医学专业知识,进行继续教育。医学生在五年制大学中都涉及过精神卫生专业知识,进入临床后应重新重视起来。

 

版面编辑:张楠  责任编辑:聂会珍



双心医学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