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CCIF2017】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上海胸科医院方唯一教授专访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6/12/29 11:52:38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成立的初衷就是普及、规范和提高介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二十年来,我国介入心脏病学已经具备了很大的规模。尽管如此,我们还需要再普及、再规范、再提高,尤其要把这种技术推广到县级医院,使广大农村和基层地区的患者受益。

  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成立的初衷就是普及、规范和提高介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研究,二十年来,我国介入心脏病学已经具备了很大的规模。尽管如此,我们还需要再普及、再规范、再提高,尤其要把这种技术推广到县级医院,使广大农村和基层地区的患者受益。

——方唯一教授寄语

 

  我国介入事业:发展之路不乏艰辛

 

  目前,我国每年介入治疗总数已达到每年几十万例,病变越来越复杂,治疗也越来越规范。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然而,我国介入治疗的发展并非一路坦途,整个过程中不乏艰辛和迷茫。

 

  1977年,瑞士进行了第一例介入治疗,当时叫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随后传到美国、日本等,直到1984年才传到中国,从此开启了我国冠状动脉介入的篇章。

 

  然而,方唯一教授回忆,在1986年之前,这种技术在国内极少开展。即使有个别医院做了冠心病的球囊成形术,但大多是将导管作为辅助检查手段。1986~1989年,朱国英教授、高润霖院士、陈明哲教授等从国外进修回来后,这种技术在我国的推广才开始逐渐起步。同时,国外专家的“请进来”对我国介入治疗早期的普及和推广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方教授介绍,当时我国的条件有限,没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也没有专门的球囊和导管,病变选择十分困难,完成PTCA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后来,随着技术改进,虽然有了专门的导管,但导管都是8F或9F指引导管,压迫止血都很困难,又缺乏经验,有时一天都很难做一例,直到7F指引导管用于临床,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善。虽然后来DSA被引进到国内,但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阜外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其他大多数医院引进的都是一些比较老的DSA,只能用胶片,每秒钟拍6张,拍完冲洗好再看,非常复杂,之后才改为拍电影的形式,在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早期,国内只有极少数医院才能开展该技术。

 

  此外,由于“介入”这个词来源于英文“Intervention”,当时关于其如何翻译还引发了不少的争论。后来,在朱国英教授、方唯一教授等专家排除了“干预”、“侵入”等释义,将之定为“介入”。

 

  介入论坛成立:交流经验  推广技术

 

  方教授介绍,最初开展介入治疗的有北京的朱国英教授、陈明哲教授、崔长琮教授、高润霖院士、吕树铮教授,上海的张大东教授、沈卫峰教授,广州的陈传荣教授以及西安的贾国良教授、武汉的余枢教授等。虽然能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单位不多,手术例数也不多,但随着介入治疗的慢慢发展,大家逐渐认识到该技术的优势,既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并发症风险又低,速度也快,只是器械价格昂贵。当时,能开展此技术的医院都很乐意传授此技术,最为突出的专家是朱国英教授,经常举办各种学习班和讲座沙龙,向全国年轻专家传授技术和经验。

 

  鉴于我国患者人数众多,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的需求很大。当时很多医生走出国门,去欧美国家或日本进修学习。方教授回忆,他在日本学习的时候,导师当时已做完20 000多卷的PCI胶卷,而方教授将这些胶卷从头到尾学习了两遍。第一遍读片,第二遍则抽出任意的片子,根据造影结果自行设计治疗方案,并进行比较,得到了非常完整、全面的训练。

 

  随着越来越多的医生学成回来,大家意识到了在国内开展学术会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该技术的重要性,于是在1998年成立了介入论坛,立足于国人经验,普及、规范、提高介入治疗技术。筹办论坛的专家有朱国英、霍勇、高炜、马长生、丁燕生、方唯一、李占全、贾国良、沈卫峰等教授。

 

  方教授介绍,从第一届北京西山举办的介入论坛内容就是以病例讨论和手术演示为主,大家共同分享临床经验,定下了论坛的基调。而且,论坛从最初就决定在全国不同地方开展,以便于进行区域性的推广,从而提高全国整体介入诊疗水平。从1998年至今,经过近20年的努力,心脏介入技术终于在华夏大地开花结果,每年的收益患者达数十万之众。

 

  饮水思源:传承老一辈专家精神

 

  从原来的每年全国才几百例发展到如今近六十万例,从原来只有几名介入医生到现在的上千名,从简单病变到复杂病变,甚至左主干病变、完全闭塞性病变,我国心脏介入治疗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方教授就是我国实施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第一人。

 

  我国介入治疗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专家的付出与努力,他们为我国介入事业的发展做了了巨大的贡献。而最让方教授感动的是朱国英教授。

 

  当时,朱国英教授带领着霍勇和高炜教授,在全国各地不同医院去推广、普及介入技术。“朱国英教授的伟大在于,她毫无保留地把她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苦口婆心地传给大家。”虽然有些观念在现在看来不完全正确,但在当时这些技术和理念是广为接受的。而且,朱国英教授传递不仅仅是精湛的医术,还有高尚的医德。她一遍遍不厌其烦地告诫大家:“我们一定要学好适应证,要保证手术成功,要确保患者有良好的预后,不能盲做,不能把人当成实验品,不能把患者当成赚钱的工具。”

 

  前几年,介入论坛还专门设立了朱国英分会场,希望借此让更多的年轻医生继承朱国英教授的风范、思想和经验,也是对前人留下来的宝贵经验的肯定,饮水不忘思源。

版面编辑:张楠  责任编辑:聂会珍



方唯一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