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CCIF2020 Online丨马为:共建共享,迎接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新时代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20/4/22 15:14:47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理念与技术进步使得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迈入新时代,本次CCIF2020“结构性心脏病新技术论坛”紧跟国内外领域内最新进展,同时立足临床实践,精彩讲题涵括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AC),二尖瓣介入,三尖瓣介入,肺动脉瓣介入,肥厚性心肌病介入,肺动脉高压介入及高血压的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精彩病例讨论等热点和前沿话题,将通过线上会议方式为大家打开一扇通向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新未来的窗口。

 
  用新视野,开启心窗口
 
  理念与技术进步使得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迈入新时代,本次CCIF2020“结构性心脏病新技术论坛”紧跟国内外领域内最新进展,同时立足临床实践,精彩讲题涵括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AC),二尖瓣介入,三尖瓣介入,肺动脉瓣介入,肥厚性心肌病介入,肺动脉高压介入及高血压的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精彩病例讨论等热点和前沿话题,将通过线上会议方式为大家打开一扇通向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新未来的窗口。
 
  鉴于我国先天性心脏病发病人数多,我国医生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甚至某些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比如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等,大会期间将就我国治疗先心病的先进技术特色和治疗理念进行直观、深入的分享。需要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国在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器械研发和技术普及方面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但是,主动脉瓣和二尖瓣介入治疗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接下来几年需要全国心血管同仁一起努力,大会期间也将就如何普及、规范和提高上述几项新技术展开探讨。
 
  TAVR治疗的新时代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我国起步较晚,早期只能在几个大的心脏中心能够开展。现在随着相关治疗技术和经验的积累,器械的改进,已经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心脏中心普及开展,但仍处于初步起始阶段。特别是考虑到我国瓣膜性心脏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对TAVR的需求与日俱增,未来亟需进一步普及TAVR技术。长期以来,CCIF以“普及规范提高”为宗旨,本次大会期间将专门开设“TAVR演示暨病例讨论会”,以进一步强化医师的技术培训,实现TAVR标准化治疗及质量控制,实现区域均衡发展。
 
  LAAC:“一劳永逸”式抗凝新曙光
 
  随着对房颤患者个体化治疗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目前虽然左心耳封堵术(LAAC)仍然作为口服抗凝药的替代疗法,但是伴随临床研究及使用的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治疗新趋势,本次大会期间,将专门开设“左心耳封堵手术演示暨病例讨论会”学术环节,在分享其最新进展动态的同时,也将围绕LAAC的影像学评估、适应证、器械操作技术等进行深度交流与剖析。
 
  室壁瘤介入治疗新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没有及时得到再灌注治疗,可发生心室重构、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室壁瘤,室壁瘤可导致严重心功能不全和恶性心律失常,危及患者生命。随着技术进步,除了传统的药物(效果有限)和外科手术(创伤较大),介入成为治疗室壁瘤的新方法,如经皮心室重建术(percutaneous ventricular restoration,PVR)。2013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团队在国内率先完成了第一例PVR,当前已有数个心脏中心开展此项技术,考虑到介入技术自身局限性,行业内对于最适合室壁瘤的手术方法仍有争议,临床上个体化设计治疗方案仍是首选。可喜的是,目前国内有企业在研发经导管室壁瘤封堵装置,该器械或给室壁瘤治疗带来新选择。与此同时,以微创室壁瘤折叠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相关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其技术积累也愈发丰富,本此大会期间“结构性心脏病新技术论坛”学术版块将为大家呈现这方面精彩进展情况。
 
  心脏瓣膜病中心:结“瓣”前行,共享心未来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年化、心脏瓣膜病患者逐年增加,心脏瓣膜病防控工作将成为接下来我国心脏病防控重要的新课题。一方面,通过联合普通心内科医生、介入医生、心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影像医生、超声医生、重症监护室医生和心血管护理人员打造成的多学科团队,不断创新合作模式,特别是以心脏团队的方式展开的开放式合作,在心脏瓣膜病管理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另一方面,在积极大力推进心脏瓣膜病诊疗规范化工作的同时,全国心血管学界众多有识之士身肩全面提升我国心脏瓣膜病诊疗水平的使命,形成合力,满怀热情地投身我国心脏瓣膜病中心创建工作。接下来借鉴胸痛中心模式,构建心脏瓣膜病中心,将推动瓣膜病治疗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以最大程度提高心脏瓣膜病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健康瓣膜、健康生活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专家简介
 
 
  马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博士,心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高血压、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肺动脉高压、超声心动图的临床研究。2013年协助霍勇教授完成我国首例经皮左室重建术(降落伞手术),目前完成例数居国内前列。2009年获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健康领跑者称号。
 
  现为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委员,Fellow of ESC,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成员、亚洲心脏瓣膜学会中国分会介入治疗技术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青年委员、《中华高血压杂志》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网络版)》通讯编委、《中国心血管研究杂志》青年编委。参与编写《难治性高血压专家共识》、《中国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指南2016 》、《中国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指南2017》等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朱婧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