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还在认为少量饮酒有益健康吗?背后的真相其实是……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21/3/2 16:32:45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应该说,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遗传下来的不仅有精华,还会有糟粕,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千年“糟粕”就是中国的“酒文化”。

  应该说,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遗传下来的不仅有精华,还会有糟粕,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千年“糟粕”就是中国的“酒文化”。
  生活中,无论是节假日,还是日常亲朋好友聚会,难免都会觥筹交错一番。一来,中国素有“无酒不成席”的传统;二来,喝酒能助兴,可以调节气氛。“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餐桌上这类让人哭笑不得的段子,也恰恰说明了多少年来中国人对酒的执着态度。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在全球范围内,饮酒量都呈下降趋势,但中国除外。
 
图片
 
  在整个学术界,关于饮酒对疾病的影响,大家对其利弊还有很大的争议,尤其是关于少量和中量饮酒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有些人认为,少量到中量饮酒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尤其是红酒,认为饮酒不但可以美容养颜,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和炎症,以及止血,甚至还可以预防冠心病。
  一些研究结果也表明,喝酒越多患病的概率会越小。欧洲癌症中心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研究在28~68岁的人群中随机选择15 000名男性志愿者及25 000女性志愿者。研究根据志愿者情况,以及饮酒量将志愿者分为5组。通过10年随访统计,结果显示少量饮酒可以降低冠心病及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中的少量饮酒指的低于15g乙醇/日,可换算为355 ml啤酒、150 ml葡萄酒、45 ml白酒(40度)。
  此外,2017年《分子精神病学》的一项研究显示,饮酒和体重指数(BMI)以及肥胖之间呈负遗传相关性;2019年《自然·遗传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饮酒和多种疾病,包括帕金森病、肥胖和2型糖尿病负遗传相关。
  部分研究显示,饮酒量与疾病风险会呈“J”形曲线,这似乎提示还存在一个“最佳”饮酒量,即在此位点上,可以降低疾病风险,甚至比不喝酒的人还好。
  这些研究均提示,饮酒的遗传基础与特定疾病存在负相关,即饮酒多了反倒对健康有好处。
 
图片
 
  关于类似等研究还很多,那么,少量饮酒真的对健康有益吗?这些研究结论真的可靠吗?
  1月13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刊登了西湖大学杨剑团队的一项遗传学研究,他们在分析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UKB)超过45万人的数据后发现,很多研究中的数据中存在自我误报和行为改变(MLC),从而导致数据出现偏差,产生早前一些研究中饮酒和疾病间负相关的结论。
 
图片
 
  该研究采用的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人类信息资源数据库之一。研究对超过45万人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自我误报和行为改变是否会导致关于饮酒的遗传学研究结果出现偏差。
 
  到底是谁撒了谎?
 
图片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饮酒量的数据存在自我误报情况。换句话说,就是有人在调查中有意无意“撒了谎”。
  多喝的人倾向于少报饮酒量,有饮酒史的人会倾向于说自己从不喝酒。”这类误报主要归因于社会认同感,被试回答问题时倾向于让别人对他们有好感,认为过量喝酒这样的行为不被主流接受而说谎。文章也指出,与吸烟、饮酒相关的问卷是误报的“重灾区”。
  数据显示,有将近1.5万名受试者宣称自己从不喝酒,但在后续问卷和其中3千余人的医疗记录却揭示了不一样的事实——有至少10%的人很可能有饮酒史;部分自我报告从未喝酒的人在医疗记录中出现了酒精性肝炎或酒精使用障碍等诊断。
  “误报在自我报告的数据集中很常见,但在遗传学分析中经常被忽视。”杨剑说。在分析调查问卷中,约10%~20%的人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事实上,这还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为有些误报还可能是研究人员根本就检测不到的。
 
  戒酒限酒让原本有健康问题的人状况更加恶化?
 

图片

 
 
  研究结果产生偏差的另一个微妙的因素可能是由于健康原因,受试者饮酒量发生变化(而这些人并未从统计中排除)。
  英国生物银行的问卷还补充了另外一个问题:与10年前相比,你喝酒是更多了、更少了还是维持不变?在“过去十年你为什么减少喝酒”这样的后续问卷,记录了人们饮酒量的改变情况以及原因。
  根据问卷结果,有11 886人因病或因医嘱减少饮酒、且报告了饮酒量,而这些人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41.1%)约是所有当前饮酒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15.4%)的2.7倍(图1)。难道戒酒限酒反而让他们的健康状况恶化了吗?
 
图片
图1. 减少喝酒的人数和原因
  当然不是,我们可以理解为,不喝酒的人中,有一部分是因为身体原因不再能喝酒。因此,如果用不喝酒的人(包括因病不喝的)与喝微量酒的健康人群相比,自然显得小酌几杯好像更健康些。这份问卷也为疾病影响饮酒量提供了有力证据。
  此前就有研究显示,相比于不喝酒和多喝酒,适度饮酒(每周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的人反而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更低。这就有了饮酒量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先降后升的弯钩状“J型关系”(图2)。
 
图片
图2. 用英国生物银行和其他发表的研究数据评估饮酒与复杂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性
  本次的新研究发现,这种“小酌的人更健康”的现象背后,可能就是没考虑有些不喝酒的人是先患了病,才不再喝酒的。减少喝酒的人里,可能本来就富集了大量患有疾病的人。这也显示,个体行为随时间的改变,会导致数据形成非常大的系统误差。
  研究结果在没有校正数据前,饮酒量和3种疾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和缺铁性贫血)存在负遗传相关性(P<0.05)。但在校正后,这种负相关性不复存在。饮酒量和8种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抑郁症、高血压、骨关节炎、外周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和精神疾病)以及患病数目的遗传相关性呈显著正相关。
  在校正误报和行为改变的因素后,几乎所有先前报道的负相关关系都变成正相关关系或者不显著的结果。
  杨剑表示,现在基本可以确定,饮酒对健康基本没有任何好处。而那些得出少量饮酒有利健康结论的研究,大概率是因为有人谎报了饮酒行为,或者因为疾病而改变了生活习惯。
  对于健康而言,少抽烟、少喝酒、多运动,才能拥有好身体。而如果想活得长,活得好,就请滴酒不沾!
 
  不得不饮酒时,如何将酒精伤害降到最低……
 
图片
 
  2018年柳叶刀的一项研究就发现,适量喝酒也不一定健康,喝酒是没有所谓的“安全线”的,即便是少量喝一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也就是说,喝酒的安全剂量应该是“零”。
  那么问题来了,现实生活中依然还是有很多场合需要饮酒,如果不得不喝酒,应如何尽可能地降低酒精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呢?
  1. 饮酒前首先要有心理预期,尽量控制酒精摄入量,不要超出自己的耐受范围,特别是平时不喝酒的人。尽量不要喝一种以上的酒,不要喝混合酒。
  2. 避免空腹饮酒。空腹喝酒对胃壁的刺激非常大,可能造成胃损伤。
  3. 喝酒前吃东西,以富含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为主。这些食物能延迟胃排空的时间,从而减慢酒精的吸收。
  4. 多喝一些水。酒精有利尿作用,这可能导致脱水,因此,在喝酒前、喝酒期间、酒后都应注意补水。
  5. 饮酒前,尽量避免可能加重自身疾病病情的诱因。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一定不要吃头孢类药物,可能有生命危险。话说,头孢配酒,喝完就走。
  6. 尽量不要喝咖啡因。尽管咖啡因可以使你保持清醒,但它也会“欺骗”你,让你觉得自己不太可能喝醉,这会导致饮酒量增大或者喝酒频率增多。咖啡因有增加脱水的风险。
  7. 保证足够的睡眠。疲劳容易导致血液酒精浓度,高于正常水平。因为当人感到疲倦或嗜睡时,肝脏清除酒精的效率就会降低。所以聚会喝酒前,也要尽可能保证足够睡眠。

版面编辑:张冉  责任编辑:0



饮酒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5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